說到“盛世大唐,牙刷起源”,可能會有人好奇:唐代以前的人就不刷牙么?當(dāng)然不是。俗話說,永遠(yuǎn)不要懷疑先民的智慧和創(chuàng)造力。那么,沒有牙刷的他們,是如何進行口腔清潔的呢?
古人是怎樣清潔牙齒的?
1、水
雞初鳴,咸盥漱。
在牙刷出現(xiàn)以前,中國古代人潔口護齒的方法是漱口。春秋時,孔子《禮記·內(nèi)則》篇有“雞初鳴,咸盥漱”,咸者鹽也,古人潔口護齒之法,是以鹽水漱口?!稌x書·孫楚傳》有個典故叫“漱石枕流”,孫楚年輕時就想隱居,對王濟說:所以枕流是用溪水洗耳,所以漱石是“欲礪其齒”。含帶有砂礫的水漱口,清潔牙齒。
2、手指
最原始的潔齒方式。敦煌壁畫《勞度叉斗圣圖》中,畫有一和尚,蹲在地上,左手持漱口水瓶,用右手中指揩前齒。敦煌壁畫中,現(xiàn)存的揩齒圖至少有14幅,分別繪于唐、五代時期。
3、揩齒布/巾
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衣物帳中,記有皇室進獻的“揩齒巾”。我國用揩齒巾之習(xí)一直流傳到現(xiàn)代。
西方最早提出擦洗牙齒的哲學(xué)家亞里斯多德,而后由亞歷山大大帝首先使用,并在宮廷中推廣,用布揩洗牙齒的習(xí)俗在西方代代傳承。
4、牙簽、牙仗、齒木
牙簽在中外人類文明史中已出現(xiàn)5000年,茹毛飲血的時代,以竹木為簽,挑剔牙惠。古希臘人使用的牙簽是用乳香木制成的。宮廷顯貴,生活奢華,牙簽改用金制,系鏈懸脖,顯示排場。在口腔衛(wèi)生保健方面,西晉始見“牙簽”之記載。晉代陸云在致其兄陸機書有“一日行曹公器物,有剔牙牙簽,今以一枚寄兄。
5、楊枝
中國最早的牙齒潔具是楊柳枝,在晚唐時期,那時都把楊柳枝泡在水里,要用的時候,用牙齒咬開楊柳枝,里面的楊柳纖維就會支出來,好像細(xì)小的木梳齒,很方便的牙刷。古語“晨嚼齒木”就是這個來源。
1976年,江西省南昌市發(fā)覺了漢末三國東吳時代的高榮墓葬。其中有一個金制的,兩端分別為耳挖勺和小楊枝。
看完了古代人清潔口腔的方式,你是不是想感嘆“太落后了”?想知道的牙刷如何發(fā)展的嗎?
中國古代牙刷的發(fā)展
中國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就有牙刷和刷牙了,公元15世紀(jì)已經(jīng)有了如今牙刷方式的雛形。
公元3000年,古埃及人也開始使用牙刷,以棍子為柄,末端綁上松軟的木頭纖維摩擦牙齒,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。

